人才工作周讯
本期导读
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我国新增面向外国青年科技人才K字签证。
在东部地区,华中科技大学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京津冀同步启动机器人职教人才共育“计划+行动”,北京启用灵境谷新质人才共享小院,浙江温州瓯海搭建人才供需匹配赋能“新模式”,余杭区即将出台史上最高的高技能人才奖励新政,福建出台11条举措推动普惠托育服务走向专业化,山东威海创建山东省首家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威海国际人才港,广东首次启动青年技师工作站建设,山东省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
在中部地区,河南省出台20条举措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在西部地区,广西发力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重庆市社会工作部推出社会工作人才“三级计划”,贵州省发布《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这些资讯表明,人才工作体现出“国家战略引领、区域竞合创新、产才深度融合、模式载体多元、服务生态优化、聚焦青年未来、强化区域协同”的鲜明特点,呈现出国际化人才竞争白热化、人才与产业融合持续加深、人才服务生态化和精准化、社会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提升等发展趋势。
一、本期推荐
1.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变,对内容作了充实和完善,条文新增5条、修改66条,共13章75条,重点围绕六个方面作出修订:一是完善党校(行政学院)职能定位、总体要求和目标原则,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等写入总体要求;二是完善党校(行政学院)设置和体制,明确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应当设立党校,提出加强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建设的针对性举措;三是新增开展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相关内容,明确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要培训对象、主要班次和学制;四是优化教学布局,规范教学内容,以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为重点,增长学员履职本领;五是强化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六是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调专职教师占比一般不低于40%,并就教师准入机制、绩效工资制度等作出规定。
【上榜缘由:新修订的《条例》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治校规律,规范党校(行政学院)的职责与义务,明确党校的人才培养对象范围,规范干部教育过程,促进党校交流合作由国内转向国内外】
二、本周要闻
1.我国新增面向外国青年科技人才K字签证。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决定》共2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规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发放对象为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规定申请K字签证,应当符合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条件和要求。
(上榜缘由:国务院首设K字签证,面向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标志我国人才开放再升级)
三、东部动态
1.华中科技大学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加强系统设计,下好校企联培“全盘棋”。建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吸纳23家龙头企业,成立专家委员会,常态化研究培养方案、课程、导师、平台;配套出台《理事会章程》《卓越项目实施方案》及8类学位成果细则,用制度固化校企联培体系。二是聚焦要素建设,夯实校企联培“主阵地”。构建校企共建三类课程(通识由校、行业素质由企、交叉共研),并升级核心课程与案例库;依托AI训练中心、元宇宙平台、工程师技术中心群,构建“课程实验—平台实训—企业实践”三级实践链,打造高水平育人师资与平台集群。三是探索合作范式,树立校企联培“样板间”。对标“东风模式”,以“一院一中心一专项”架构,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工程师技术中心、卓越项目,输出前沿课题、顶尖平台、真实产业场景,形成可复制的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样板。
(上榜缘由: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建构“理事会+专家委+三层实践链”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新样板)
2.京津冀同步启动机器人职教人才共育“计划+行动”。该计划以三年为期,近50家校企成立联合体,围绕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运维应用三大关键技术岗位,共同设计通用职教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开发课程、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智慧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实施生产性实践项目,搭建跨区域共享教学资源库,把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到产业需求,到2027年形成高技能人才新生态,支撑机器人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上榜缘由:京津冀50家校企共建机器人职教联合体,三年打造共享资源库与实训基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是区域产教融合的标杆实践)
3.北京启用灵境谷新质人才共享小院。灵境谷新质人才共享小院启用,迎来首批科技人才。作为大台街道联合中关村人才协会、智源创芯硬科技孵化器共建的创新平台,小院以“山水共享、人脉共享、空间共享”为核心,整合“展示、办公、会议、洽谈”四大功能,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高校及存量企业提供人脉链接和多要素服务。
(上榜缘由:人才平台建设主体进一步下沉,大台街道联合中关村人才协会、智源创芯硬科技孵化器共建的创新平台,政府人才平台建设主体由区县级进一步下沉)
4.浙江温州瓯海搭建人才供需匹配赋能“新模式”。2025年,瓯海区实习见习就业贯通首期班在温州数据学院开班。超50名数据标注、数字媒体领域专业意向回温留温学子参与,计划推动班级90%以上学生留温就业,助力温州数字产业人才队伍扩容。瓯海区相关部门联合数字产业学院、高校和企业,整合高校教育、企业实践及人社政策资源,构建“技能培训—实习见习—就业对接”闭环体系,推出实习见习就业贯通班。围绕企业岗位需求,推出3—6个月培养路径,含“集训赋能”“实践适配”“顶岗实习”三阶段。学院为学员配备“双导师”,高校学术导师负责职业规划与技能答疑,企业资深导师传授岗位实操技能并进行录用评估。此举旨在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无缝衔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供需错配问题。
(上榜缘由:一是关注战略新兴产业,瞄准数字标准与数字媒体领域;二是对象选取方面,主要为留温回流学子;三是模式融合方面,将实习就业、见习就业模式整合成“实习见习就业”贯通模式;四是赋能进阶方面,围绕企业岗位需求,推出3-6个月培养路径,含“集训赋能”“实践适配”“顶岗实习”三阶段)温州瓯海“双导师+闭环”破解人才错配)
5.余杭区即将出台史上最高的高技能人才奖励新政。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个人奖励:对新获与岗位匹配的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分别按高级工(三级)一次性2000元、技师(二级)一次性5000元、高级技师(一级)连续3年每月1000元、特级技师连续3年每月2000元、首席技师连续3年每月4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二是用人单位引才奖励:对用人单位引进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2000元、3000元、5000元的奖励。三是用人单位育才奖励:针对用人单位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按取得证书人数给予资助,分别按高级工每人1000元、技师每人2000元、高级技师每人3000元给予奖励。四是用人单位人才评价奖励:针对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且发证50人次以上再奖20万元。五是技能人才平台奖励:针对新建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10万元建室资助,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最高可获300万元设备资助。六是赛事奖励:“百行百匠百赛”精英赛、区级职业技能带头人、“余杭工匠”等也有相应奖励,最高5万元。
(上榜缘由:一是创下技能人才全面奖励最高标准:余杭奖励标准与力度创下全国最高;二是奖励对象覆盖范围广:奖励的对象与范围也最为立体与全面)
6.福建出台11条举措推动普惠托育服务走向专业化。8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1+N”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构建、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多形式托育服务发展、配套政策完善及监管强化等提出11项举措,明确到2030年基本满足群众普惠托育需求。文件鼓励托育机构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支持各地将保育师、育婴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纳入职业技能培训急需紧缺工种目录,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同时,支持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或课程,对符合条件的托育服务人员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加速托育服务人才专业化进程。
(上榜缘由:率先将普惠托育工程纳入急需紧缺工种目录享受补贴:福建将保育师、育婴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纳入职业技能培训急需紧缺工种目录,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是应对“不愿生、不愿养”这一社会问题的保障性举措)
7.山东威海创建山东省首家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威海国际人才港。8月7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加速营行动启动,威海入选首批试点城市。港口与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深度融合,搭建“五平台”——中国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省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威海市公共实训基地、青年人才赋能中心;“九中心”——政策、人才、科创、培训、猎投、转化、体验、数据、出海中心,提供政务、投融资、国际化交流等一站式服务,形成覆盖人才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上榜缘由:威海国际人才港打造“九中心、五平台”模式,值得借鉴)
8.广东首次启动青年技师工作站建设。广东省正式启动2025年度广东省青年技师工作站培育申报工作,实施“项目+团队+资金”准入标准。建站条件要求领办人45岁以下、技师及以上资格,近三年在技能人才培养或技术创新领域成果突出,并主持不少于3个项目、其中1个合同金额不低于10万元;团队成员须含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或指导教练。工作站建设聚焦技术攻关、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和推广交流四大核心功能,申报入驻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政策实惠:一是产业方面:组织青年深入企业一线,破解“卡脖子”难题,加速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二是技工院校方面:采用“师生协同攻关”模式,加速人才培养,孵化更多“大国工匠”;三是青年技师方面:建立技工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渠道,打通成果转化“快车道”。
(上榜缘由:打破目前国内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逻辑,率先提出专门面向青年技能人才打造技师工作站)
9.山东省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在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平行论坛、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上,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人才托举工程重点支持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截止目前,已累计培养342名青年科技人才,并依托省青年科学家协会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人才库建设、供需对接、成果转化等核心功能。济南市配套推出“四个无忧”——发展无忧、创业无忧、生活无忧、内心无忧等服务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从入职安家到职业发展的全周期保障。
(上榜缘由:山东省依托青年科学家协会,创新打造青年科技人才托举一站式服务平台,具有示范性)
四、中部动态
1.河南省出台20条举措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河南省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0条措施》,以8大方面20条具体措施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政策聚焦三大突破点:一是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每年发布100以上项关键技术需求榜单,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不低于1000万元,国家项目配套奖补最高500万元;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对承担国家项目的企业给予3%-5%奖补,对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年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支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每年最高可获200万元资金支持,对企业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及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持续支持,同时鼓励企业申报科学技术奖,对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给予20万元到1000万元奖励;三是推动人才资源下沉,计划2027年前选派3000名“科技副总”服务企业,个人入选领军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奖励,加大了对科技奖项的激励力度,全方位破解企业创新瓶颈。
(上榜缘由:河南省20条举措构建“揭榜挂帅+科技副总+千万奖励”全链条支持体系,对企业创新具有刺激效应)
五、西部动态
1.广西发力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一是教育方面:将人工智能纳入大中小学一体化培养体系,遴选本科、高职一流专业并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同步与东盟高校合作,推行“人工智能+东盟语种+专业”融合培养模式,共建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联合培养国际化AI人才。二是产业资本方面:设百亿级人工智能基金,最高让利100%收益并允许70%财政配资,专为种子——成长期AI企业输血;同步以基金为纽带,吸引国内外高端AI人才和项目落地,形成资本与人才“双集聚”效应。
(上榜缘由:将人工智能纳入大中小学一体化体系,全链条、全周期培养人工智能类人才,并设立专门基金为吸引集聚高端AI人才注入活力)
2.重庆市社会工作部推出社会工作人才“三级计划”。一是实施“卓远”行动,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遴选5名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支持建立专家工作室,带动全市社工专业人才梯队培养和服务水平提升;二是实施“优才”行动,培养9名国家级儿童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选拔并培养40名市级儿童社会工作骨干人才,为边远乡村选派4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地化培养20名本土社会工作骨干人才;三是实施“培苗”行动,对持证的村社区工作者,给予补贴或一次性奖励,分层级开展考前培训,创新线上答题、赛马比拼等学习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上榜缘由:重庆市实施社工人才“三级计划”,地方社工部门在社工人才发展方面的新作为)
3.贵州省发布《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主要内容包括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建设低空智联基础设施、提升低空产业竞争力、打造低空特色应用场景、强化低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等。该《方案》在人才发展方面提出:一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低空经济研发机构落地,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支持企业与航空院校、科研机构在固定翼飞行器、直升机、无人机等多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打造低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低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合作,推动本土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加强低空人才培训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各具特色的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航空模拟、私人飞行驾照、无人机操控、航空法律法规等培训活动,加大低空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力度,支持建设科学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共培共育模式;研究组建贵州省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机构及专家委员会。
(上榜缘由:贵州省通过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是以人才托举新兴产业发展的样板性政策)
本期周讯内容转载自: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
-
人才工作周讯
本期导读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项推进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在东部地区,上海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北京朝阳区推出“政策12条”赋能AIGC视听产业发展,北京经开区“五计划一基金”推动量子产业聚变升级,Goldsmiths2025校友峰会为海归筑梦黄浦搭桥,江苏省丹阳市发布2025年“丹凤朝阳”计划产业强市领军人才引进申报公告,浙江省绍兴市人社部门推荐专属高校毕业生的人才政策和创业政策,浙江温州面向
-
人才工作周讯
本期导读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我国新增面向外国青年科技人才K字签证。在东部地区,华中科技大学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京津冀同步启动机器人职教人才共育“计划+行动”,北京启用灵境谷新质人才共享小院,浙江温州瓯海搭建人才供需匹配赋能“新模式”,余杭区即将出台史上最高的高技能人才奖励新政,福建出台11条举措推动普惠托育服务走向专业化,山东威海创建山东省首家
联络我们
让举贤助您实现超越
欢迎联络我们,我们将非常荣幸参与到您的组织发展进程中,让举贤资深顾问为您的成功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