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举贤头条 人才政策 人才工作周讯

人才工作周讯

发布时间:2025-09-07

期导读

在国家层面,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

在东部地区,北京以“海外13站”织就全球人才服务网,为企业出海就地配才,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一二三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范式,江苏宜兴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空间建设、创新评价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清晰指引,浙江省湖州市首期“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低压电工)联合培训班在湖州市就业大楼产教融合基地开班,吉林省磐石市创新人才工作举措,通过动态更新“三张清单”精准定位人才需求,储备超2.1万人的人才库,编制关键岗位名录。

在中部地区,山西省阳泉市构建“1+N+X”人才政策体系,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安徽省合肥市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一件事”。

在西部地区,重庆市举办首届“金牌陪跑人”大赛构建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有效打通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全周期人才通道,川渝水利合作达成水利战略,将人才纳入一体化框架。

这些资讯表明,人才工作体现出系统性、协同性与精准性的鲜明特点,呈现出深度融合产业需求、高效对接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产才共兴的趋势。

一、本期推荐

磐石市让“小县城”也能留住“大人才”。磐石市以产才融合为突破口,破解“高层次平台稀缺、产业人才结构性短缺、政策吸引力不足”三重困境,探索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共融”的特色路径。2024年,该市引进各类人才615人(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3人),同比增长139%;地区生产总值达151.3亿元,增长7%;连续13年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排名跃升至第41位,用实干书写了东北县域人才引领发展的生动答卷。具体如下。一是精准把握需求:围绕主导产业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名录》,精准定位43个关键岗位缺口;二是“三张清单”摸清人才内外部家底:建立域内人才、域外高层次人才、高校学子“三张清单”,细分5大类人才库储备2.1万余人,锁定2213名磐石籍专家企业家,动态更新7000名磐石籍优秀大学生信息。是设立编制池为民企引才:设立100名“人才专项编制”,破解民企引才的编制束缚。四是定向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承接省属高校乡村振兴人才计划,定向培养食用菌种植、灵芝深加工等领域人才35名;五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北华大学签订“同心共建”协议,输送产业技术骨干120人;六是招引高校毕业生落户:借“春风行动”等51场招聘会吸引340名高校毕业生扎根;七是推进人才回乡:“教师回乡工程”回引21名域外优秀教育人才;是打造政策合力:《磐石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集成29项服务。九是人才优享:推行“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落户、就医“一窗通办”;提供“拎包入住”公寓,为“磐石英才绿卡”提供政务免排队、体检专属通道等优待,业务办理满意度达100%。十是平台筑巢:搭建农业平台、红色文旅平台、金属冶炼平台、医药健康平台、新材料平台,让平台与产业同频共振;十一是把智库嵌入发展场景:让智力资源直接服务产业升级。

上榜缘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人才工作典范: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磐石市打造了“产才融合”的县域级样板,是值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人才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推进人才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二、本周要闻

1.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近日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意见》在人才发展方面提出:一是要加强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开源贡献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将开源贡献纳入学生学分认证和教师成果认定;三是纳入全学段全社会教育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产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四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五是鼓励用好各类人才:更好发挥领军人才作用,给予青年人才更大施展空间,鼓励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区”;六是支持引才留才:支持企业规范用好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引才留才用才;七是最终建设目标:5年内打造全球AI人才高地。

上榜缘由:一是影响深远:“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推动AI人才发展,更是加速区域与产业人才格局分异化发展的推手;二是激励创新:鼓励高校将开源贡献纳入学生学分认证和教师成果认定,对激励高校师生主动投入“AI+”等新兴战略有开创意义;三是AI人才发展的窗口期可能不到5年:文件提出要在5年内打造全球AI人才高地,意味着未来5年内,全球AI人才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或固化,人才发展的窗口期只不到5年)

三、东部动态

1.北京以“海外13站”织就全球人才服务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于2025年服贸会期间发布新版《北京市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等创新成果,并正式启动“跨境产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依托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的分支机构及国际化服务经验,首批13家人力资源国际化服务联络站将在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开门迎客”,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全周期人力支持,助力全球人才跨区域流动,让人才流动与国际协作更顺畅、更高效。

上榜缘由:首次以“海外联络站”形式把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延伸到境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即时、精准的人才配置方案,打造国际化人才服务新范式)

2.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一二三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范式。8月22日,南开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在会上揭牌,今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南开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着力构建“一二三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范式,即:“一”是政治导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二”是双向赋能:实现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双轮驱动、双向赋能;“三”是模式协同:打造包括以产定教的项目驱动模式、以教促产的科研攻关模式、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等三重产教互促协同模式;“四”是对象领域:重点面向新材料、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四大领域”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上榜缘由:南开首创“一二三四”育人新范式,其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互促三重模式,是破解卓越工程师培养难题的路径有益探索)

3.江苏宜兴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江苏宜兴发布《宜兴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行动计划》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空间建设、创新评价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清晰指引。同时,统筹建设区域共享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库,引入龙头企业资源服务校园教学,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通过赛事引领,将WRC等赛事作为检验教学成果、激发师生潜能的重要抓手,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宜兴将围绕环境、课程、教学、教师、评价、治理六大关键环节,精心部署“六大行动”。其中,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发创新行动计划在宜兴中小学100%开设AI课程。小学以“体验启蒙”为主,初中以“认知赋能”为主,高中以“创新实践”为主,同步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上榜缘由:AI教育行动持续下沉:继各省级推动AI教育行动外,江苏宜兴是继南京、汕头等地之外又一非省级地区推进AI教育行动的地区,持续打造非区域中心城市推进AI+教育行动的新样板)

4.湖州在浙率先启动“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双认证。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启动的“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合培养机制,围绕电工、焊工、架子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等重点职业(工种)试点,开展“一次培训、双证考核”模式,不仅是聚焦破解人社部门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培训工作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的一项改革举措,也是加快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和“新时代蓝领”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大幅降低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本和周期。同时,“一次培训、双证考核”模式计划于今年底培养具备技能人才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3000名,力争到2027年培养技能人才1.5万名。

上榜缘由:此前的双认证主要限于技术技能双认证(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复合型技能双认证(A类职业技能等级+B类职业技能等级),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以及地方人社部门主动靠前作为,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实证)

四、中部动态

1.阳泉市构建“1+N+X”人才政策体系。该体系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一是政策矩阵:“1”为全市人才工作总纲领,“N”指市级人才专项工作政策办法,构成人才政策“四梁八柱”;“X”则聚焦各行业、县区特色需求,形成直达基层、惠及企业的“政策矩阵”。二是服务产业急需紧缺:针对企业反映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实用型技术骨干不足等问题,阳泉推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支持措施》。三是育才、留才: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补助、人才公寓及“六个一”人才服务工程等举措吸引和留住人才。四是鼓励自主成长:在职职工提升学历、职称或技能等级,最高可获10万元成长奖励。五是精准激励:在数字人才政策领域,研发人才凭自主知识产权数字技术实现首次产业化或数据要素市场首单交易,团队最高奖10万元;国家级数字技能竞赛获奖者,可获3万元至15万元奖励;六是培育教育人才:教育领域以精师强教为导向,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人才,为“双一流”师范生提供14万元至50万元专项补贴并配套人才公寓;建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推行优秀教师返聘,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学生。七是培育医疗人才:“双一流”医学博士获50万元专项补贴,设20万元经费链接晋籍泉籍在外名医,通过学科帮带、外聘专家工作室补强技术短板

上榜缘由:一是政策体系系统性强:阳泉市的“1+N+X”人才政策体系全面且精准,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从不同角度满足城市转型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二是医学人才培育创新:创新性设立设20万元经费链接晋籍泉籍在外名医,通过学科帮带、外聘专家工作室补强技术短板)

2.合肥市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一件事”合肥市自主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一件事”,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为人才提供全面、便利、智能的“一站式”服务。据介绍,打开高层次人才服务“一站式”首页,“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住房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岗位补贴”等4项核心服务一目了然,与“合肥人才码”应用无缝衔接,形成“一平台展示、全链条服务”的线上服务枢纽。人才只需一次身份认证即可通办所有业务,实现从“多头办理”到“一键通办”的转变。

上榜缘由:一是信息化服务潮流趋势加速:人才信息化的集成化、便捷化、智能化,渐成潮流;二是上级政府的背书意识值得点赞:市级信息平台能够在省级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体系其省级信息服务的高站位与为地方发展站台背书的责任意识)

五、西部动态

1.重庆举办首届“金牌陪跑人”大赛构建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大赛以“智汇菁英·陪跑争锋”为主题,围绕成果转化孵化、资源要素整合、创业投资融资、企业管理风控等人才创新创业关键环节,设置技术经理人、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四个赛道,通过“路演+答辩”方式比拼,由创新创业生态伙伴投票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最具有潜力奖4名。获奖者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励,金奖、银奖获得者纳入重庆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及专项培训计划。全年已组织500余名专业“陪跑人”为创业者提供4800余次服务,有效打通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全周期人才通道。

上榜缘由:全国多地有举办技术经理人大赛、职业经理人大赛,而分设孵化器管理人、投资经理人赛道,并将角色统一定位为创业者的“金牌陪跑人”,是国内首次)

2.川渝水利合作达成水利战略,将人才纳入一体化框架渝两地水利部门在重庆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领域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水利合作从“局部联动”迈向“全域融合”。双方将秉持“一盘棋”思想,聚焦规划协同、生态共保、监管一体、数字赋能、资源共享等方面推动落实,就推川渝两地水利综合监督体制机制建设、专家库共享、跨区域监督成果互认、水利监督人才队伍培养、水利安管人员考核管理、水利安责险推进等方面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致意见。

上榜缘由:此前,各类人才一体化战略框架推动,责任主体往往由政府领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社部门等牵头发起并整体推动,很多举措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而此次由双方水利部门主动互动,标志着区域人才一体化从区域间整体的形式互动走向细分行业领域的实质互动,人才一体化工作走向务实。)

 

本期周讯内容转载自: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

联络我们

让举贤助您实现超越

欢迎联络我们,我们将非常荣幸参与到您的组织发展进程中,让举贤资深顾问为您的成功助力

400-815-9166

欢迎您来到举贤

400-815-9166

我会尽我所能了解您的需求并匹配最棒的顾问来帮助您

在线咨询